2024-08-07 10:09:31 | 立志愿
1、在甘肃2022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39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6994;
2、在陕西2022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3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0708;
3、在山西2022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3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6281;
4、在河南2022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9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7371;
5、在陕西2021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2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0531;
6、在山西2021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3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8018;
7、在江西2021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8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7752;
8、在天津2021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分数线是49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3696;
9、在甘肃2020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1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0177;
10、在江西2020的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50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1454;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K段 | 397 | 56994 |
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2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35 | 70708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39 | 76281 |
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3 | 147371 |
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1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27 | 70531 |
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34 | 78018 |
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5 | 77752 |
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本部) | 2021 | 天津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A段 | 499 | 33696 |
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14 | 60177 |
1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0 | 71454 |
1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 天津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A段 | 502 | 35563 |
1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批 | 527 | 91514 |
1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37 | 56422 |
1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1 | 136160 |
1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4 | 69670 |
1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7 | 92558 |
1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44 | 54818 |
1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4 | 131966 |
1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2 | 67899 |
2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2 | 87902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兰州工业学院简介的相关内容。
学校的前身是由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1958年改建为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为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兰州工业学院。80年来,学校由工而立、因工而兴、以工为荣,逐渐形成工字当头、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办学格局。
现有兰州七里河校区、兰州新区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84.18亩,建筑面积82.48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3.28万册,电子书籍96.41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1亿元。立志愿
加强师资建设,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63人,专任教师52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6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22人,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50.48%和81%。现有“双师双能型”专任教师243人,占比47%。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级创业导师、省领军人才、省师德标兵等一批优秀人才。
突出内涵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一万余人。设有15个教学单位,3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5大学科门类。2012年以来,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30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36门。
学生技能训练,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中,我校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449项、省级奖励1240项。
立足办学定位,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先后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院校前列。
重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研究成果显著。获批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0项。建有省厅级科技平台12个,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126项,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14件。
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德国、乌克兰、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在校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加大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大学培训的力度,鼓励支持教学科研人员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积极深化与联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多年以来,学校秉承“开物成务、启智求真”的校训,大力弘扬“坚韧顽强、质朴无私、包容创新、和谐奋进”的办学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教育部、中央文明委、团中央、中共甘肃省委等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跟着工业干,围着企业转,质量求生存,转型促发展”的办学思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西部,主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素质、重应用、善创新、强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12-20 15:55:06
2024-07-21 21: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