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21:50:14 | 立志愿
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流体机械、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等。
就业方向
工业类企业: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暖通工程、产品开发、机械设计、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可到发电厂及各大电力公司、电力设计研究院、大中型用能企业、政府规划和环保部门、制冷和空调设备企业、高等院校等单位。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较强、素质优良、富于理想与追求、勇于求实和创新、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相关环境保护领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就业去向分为以下几个行业:电力(包括核能);航空航天;船舶;车企;化工/钢铁/环保;冷热设备;通信或互联网;金融;其他。
这个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分为三类:热能电力、内燃机以及制冷方向。分别对应的刻板印象时烧锅炉、做发动机以及修空调。显然这是对该专业学习内容的片面理解。
内燃机方向也不仅仅停留在老式机车,各类家用车以及船舶发动机都是对于人才有需求;制冷方向也不再是停留在家用空调,工业制冷、生产中需要的气体液化、超导环境等应用环境都是需要制冷知识作为支撑的。从核心课程设置来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等专业课是核心内容,各类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扩展资料
立志愿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专业。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
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 —能源与动力工程
2025-01-01 23:54:31
2024-12-10 02:48:46
2025-01-10 16:17:31
2024-11-29 23:13:56
2024-11-19 07:13:36
2025-02-03 05: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