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 15:38:37 | 立志愿
师资方面广东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还有寸金学院较好,寸金学院和广东科技学院本科开展早一点,而广东理工从升本开始就下重本引进人才 ,然后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区别分析:
一、师资力量对比
1、广东科技学院:据2021年3月广东科技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81人,学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85%。
2、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截至2021年2月,学校有专兼职老师1100人,专任教师911人、外聘教师185人,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31%。
3、广州工商学院:截至2021年6月,学校教师总数为1505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1056人,聘期两年以上的外聘兼课教师394人,聘请了聘期2年以内的外聘兼课教师11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32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2人,副高级职称1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78%;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791人(其中博士61人,硕士73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91%。
4、广东理工学院:根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立项11项,市重点建设课程和教学改革课题共71项,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重点培育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2个、精品课程8门。
5、广东东软学院:根据2017年3月学校信息显示,学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二级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2人;校级学科带头人7人;校级专业带头人/负责人18人;校级千百十培养对象13人;校级创新团队5个。
二、研究成果对比
1、广东科技学院:2011年至2017年12月,学校教职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290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33篇,被EI/CPCI/CSSCI/CSCD收录161篇。
2、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9年,学校2个项目获2019年湛江市科普活动(学术类)经费项目立项。5项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获批立项、15项湛江市非资助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获批立项。
3、广州工商学院:2019年,学校完成结项项目共17项,厅级11项,省级5项,横向项目1项公开发表论文共1392篇,其中SCI有18篇,EI有25篇,CPCI有8篇,CSSCI有16篇,北大核心有40篇。
4、广东理工学院:2014-2017年,教师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23篇,年人均发表论文数量0.52篇;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71部;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2项,科研经费累计投入1270万元。
5、广东东软学院:2014-2017年,教师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23篇,年人均发表论文数量0.52篇;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71部;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2项,科研经费累计投入1270万元。
三、学术资源对比
1、广东科技学院:截至2020年6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31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95万册,电子图书115万册,电子期刊1.1万多种,光盘音像资料7万余件。2019年订购纸质期刊600种,纸质报纸100种,基本形成了以学校教学学科专业为主的藏书和综合文献保障体系。
2、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截至2020年12月,湛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在馆图书总册数186.50万册。2019-2020学年新增图书9.11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693种,电子图书为106.43万册。
3、广州工商学院:截至2020年12月,广州工商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301.19万册,有纸质期刊1062种、数据库41个、电子图书144.01万册、电子期刊9.97万册,收录博硕士学位论文累计359.71册、音视频7.75万小时。
4、广东理工学院:根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理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藏书141.84万册,电子图书92万册(4900GB)。
5、广东东软学院:根据2017年3月学校信息显示,广东东软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31万册;纸质报刊约450多种,电子期刊1.1万多种,网络数据库2种,多媒体光盘资源1万多片,包含全文期刊1197万多篇。
以上内容参考 ——广东科技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立志愿
以上内容参考 ——广州工商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广东理工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科技学院不是大专学校,该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坚守“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的办学目标,秉承“崇德、尚学、精艺、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办学方略,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以完善条件、提升内涵和培育特色为抓手。经过16年的发展,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学校2010年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升格本科院校评估,2015年通过了广东省学位办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评审,201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先后获得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两新’百强党组织”、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单位等荣誉。
学校注重信息引领,通过云空间技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数据中心机房和将95%的教室改造成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建设了云桌面实验室55间,安装部署云桌面系统2958个,服务学院16个本科专业,实现了跨学科实践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2012年9月引入“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用于教学,学校利用云平台,建设了本科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空间在线课程300余门。2017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是获批的全国唯一一个本科基地学校。2017年至今已举办了3期培训班,培训了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名学员。
学校紧贴东莞产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对接东莞行业企业需求,复合培养、协同培养。学校现开设本科招生专业31个,2018年,学校重新修订了31个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其中14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31个本科专业主动对应东莞“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六大产业中的五大产业,其中工学专业15个,主要对接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管理学专业7个,主要对接现代物流业和电子商务产业;经济学专业3个,主要对接金融业;还有艺术学专业(设计类)2个和文学专业4个。同时推进人才培养“创新班”计划,开设“机器人创新实验班”、“冷链物流管理创新班”等共计12个创新班,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优势,与企业协同推进产学研合作,与东莞工贸发展促进会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与东莞市冷链协会共建“冷链产业学院”,有针对性地为合作行业协会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公共基础课立足于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注重公共基础课的专业应用,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总体设计、选取教学内容、组织专业案例编写相应教材、采用可行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出版了《财会数学》、《物流数学》和《新编大学语文》等6本教材,建设了《经济数学》教学资源库。公共基础课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知识技术的融会贯通,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
学校注重以专业技术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2011-2018年,学生共有2909人次获得了1212项专业比赛奖项,其中,获国家级奖项341项625人次、省级奖项742项1728人次、市级奖项129项556人次;同时学校已立项国家级40项、省级21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学校重视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习惯和运动技能,以体育竞赛引领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着力打造了一批学校体育品牌。例如,男子篮球队在2016年、2017年代表广东省参加CUBA阳光组全国总决赛,两年均获得全国季军;男子足球队在2017年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大学组)中获得本科乙组季军,并成功晋级本科甲组,在2018年广东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中,以6连胜的战绩夺得冠军等,一系列体育成绩,打造了学校体育品牌,锻造了广科人团结奋斗、不畏艰难、奋勇争先的精神。在2017年全省体育工作调研报告和省厅粤教体函[2017]104号文件,对我校体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全省唯一受到省厅点名表扬的民办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任教师,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2011-2018年,学校教职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5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82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320项,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171部,立项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74项,举办各类学术讲座725场。2018年,学校《智能制造标准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跨境电子商务本硕层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项目立项国家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学校《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双线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获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学校重视开展港澳台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自2012年起,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斯托特、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高校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短期研修、师生互访、推免攻读硕士等交流、合作项目。
接下来,学校将认真学习,研究贯彻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重大文件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不断推动学校“提质量、升内涵、出特色、树品牌”。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东科技学院招生条件的相关内容。
广东科技学院2023年报名条件及要求如下:
1、根据广东科技学院的相关规定,则是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最低分数线,并符合本校提档要求的情况下,依据考生成绩、专业志愿,以及本校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2、录取也有体检的标准
广东科技学院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执行。对于残障考生,若其生活能够自理,符合所报专业要求,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标准,予以正常录取。
新生入学后,学校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对新生同学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予以转专业或取消学籍。
3、新生注册和复查
经广东科技学院高考招生录取的同学们,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缴交学费注册手续,逾期未注册者,作自行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同学们在入学三个月内,将对学生进行政治、文化、健康等方面的复查。对在报名和考试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纪违规行为者,将按规定取消学籍。
招生对象
广东科技学院的招生的相关规定上来看,招生对象则是应届、往届的普高生,即是通过参加高考考试录取的考生。同学们大多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且参加中考考上高中的,在这个条件上是可以满足的。
以上就是立志愿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东科技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和广东东软学院哪个比较好?(2B院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立志愿:www.jlzhiyuan.com2025-01-01 23:54:31
2024-12-10 02:48:46
2025-01-10 16:17:31
2024-11-29 23:13:56
2024-11-19 07:13:36
2024-11-17 0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