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志愿怎么填③“大类招生”原则 选专业不纠结

2024-12-09 02:14:28 | 立志愿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高考志愿怎么填③“大类招生”原则 选专业不纠结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志愿怎么填③“大类招生”原则 选专业不纠结

高考志愿怎么填③“大类招生”原则 选专业不纠结

大类招生的意思是某高校的某学院的几个专业,或者不同学院但是课业相近的几个专业,以同样的专业代码进行招生
考生进校后先进行通识培养,也就是基础课教授,随后在大二或者大三上学期,根据学生个人表现、考试成绩、自主意愿综合考量,分不同的方向进行培养
最大的优点的是,考生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延后了专业选择困难
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考志愿怎么填③“大类招生”原则 选专业不纠结

高考志愿大类专业怎么报 什么是按大类招生

一、什么是按大类招生 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本科阶段前1~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大三时再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3个专业统一以“数学类”招生,考生若心仪3个专业中的一个,就只需要填上“数学类”即可。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面对眼花缭乱的专业会感觉到选择的困难。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相当的盲目性,不了解大学的学科设置,对自己将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没有成熟的想法。而了解大学、了解自己都需要时间。通过按大类招生进入大学以后,考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各大类下的各个专业内涵,边学习、边选择,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 “按大类招生”要注意什么
报考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本省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看清所报学校的招生专业,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否包含在某“大类”之中,以免漏报、错报。

按大类招生虽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考生在报考时有些问题一定要谨慎注意。比如不同高校的同一大类招生所包含的专业可能不一样。

比如高校A大类招生的专业包含1、2、3个专业,B高校同一个大类招生包含的专业可能是1、3、4、5专业,这时候你目标是2专业,就不能轻易报考B高校。

其次,考生还得了解一下各个高校大类招生未来的分流方式及走向,有的高校分流比较人性化,考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的高校则只看成绩,可能只看一次分流考试的成绩。

这样不同的分流方式也会一定程度影响考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因此千万要引起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大门类小门类是什么意思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大门类小门类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在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我们常常会听到“大门类”和“小门类”这样的术语。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专业大门类指的是高校专业培养的学科领域分类。我国高校专业培养上,按照学科门类共分为13个大门类,分别是: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

大门类的划分,有助于考生对专业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定位。比如,如果考生对文学感兴趣,可以关注05文学大门类下的具体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同理,对医学、工学等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亦可据此进行专业选择。

其次,小门类则指的是大门类下的具体专业方向。比如在文学大门类下,除了05.01汉语言文学、05.02新闻学等,还有05.03广播电视学、05.04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方向。小门类的划分更加细化,可以帮助考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和未来职业规划。

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考生应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大门类和小门类的选择。合理选择专业,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也对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专业大门类与小门类的区分,为考生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方向,使专业选择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合理利用这一分类体系,有助于考生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志愿

以上就是立志愿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立志愿。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立志愿:www.jlzhiyu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志愿 高考
与“高考志愿怎么填③“大类招生”原则 选专业不纠结”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