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 19:49:15 | 立志愿
1、在山东2023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分数线是51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1344;
2、在甘肃2022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理科分数线是40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3180;
3、在甘肃2022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文科分数线是45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807;
4、在陕西2022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文科分数线是46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2920;
5、在江西2022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理科分数线是47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8286;
6、在河北2022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物理类分数线是50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9468;
7、在江苏2022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历史类分数线是50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6011;
8、在山东2022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分数线是50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2738;
9、在广西2022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文科分数线是50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632;
10、在江西2022的新余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文科分数线是50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7250;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3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512 | 141344 |
2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K段 | 404 | 53180 |
3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甘肃 | 文科 | - | 本科二批K段 | 458 | 14807 |
4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陕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61 | 22920 |
5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5 | 88286 |
6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01 | 89468 |
7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02 | 36011 |
8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503 | 142738 |
9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广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03 | 18632 |
10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江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07 | 27250 |
11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2 | 河北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23 | 21532 |
12 | 网络与新媒体(365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3 | 113778 |
13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1 | 陕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70 | 22579 |
14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7 | 85098 |
15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1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496 | 158436 |
16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498 | 89072 |
17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14 | 32763 |
18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1 | 河北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25 | 23349 |
19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1 | 江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35 | 24634 |
20 | 网络与新媒体(3650元/年) | 2021 | 安徽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47 | 30697 |
21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江苏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324 | 31415 |
22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34 | 48556 |
23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5 | 75781 |
24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甘肃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00 | 12702 |
25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506 | 157462 |
26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批 | 512 | 105428 |
27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江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18 | 24141 |
28 | 网络与新媒体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本科批 | 521 | 28783 |
29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江苏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311 | 35219 |
30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52 | 47304 |
31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0 | 73158 |
32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甘肃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95 | 13431 |
33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江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29 | 22861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余学院简介的相关内容。
新余学院坐落于江西省新型工业城市——新余市。新余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余罗坊留下光辉著作《兴国调查》。
新余学院是一所与新余共生共荣的新兴高校。新余1960年设市,1963年撤市,1983年复市,全市人口120万,面积3178平方公里。新余学院是应新余市发展需求而诞生、与新余市共生共荣共成长的高校。1983年新余正式复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余学院的前身——新余职业大学于1985年应运而生。1992年6月,更名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新余学院。新余学院是新余市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校园占地133公顷,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图书馆藏书168万册,电子图书138万册。学校在职教职工81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12人, “双师型”教师293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552人),在校生15000余人。办学38年来,累计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
新余学院是一所工学为主的应用型高校。学校坚持扎根新余大地办学,根据新余新型工业城市的特点,优先发展工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文理为基础、新能源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设有13个教学院,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八大学科门类。学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启动了转型发展工作试点,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获批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学校是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和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新余学院是一所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中的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提升、特色发展之路,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于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专业4个和省级一流课程24门、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4个;在第二轮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全省第一并获批为四星专业。学校建有江西省太阳电池新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房地产建筑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2022年,学校立项省重大科技研发计划协同创新项目和省重点科技研发计划单点突破项目2项,获得专项经费600万元,实现了纵向科研项目一次性全额资助经费的历史新高。学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00余项,教师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00余篇,三大索引收录论文4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700余项、科研成果奖100余项。“工博士服务团”助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中带来了23亿元的营业收入,在科研项目金融化中吸纳了近5亿元的外来投资,得到了中央媒体报道和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共获奖2769项,其中国家级400项。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728项,其中国家级89项。毕业就业率多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连续四次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新余学院是一所文明和谐美丽的高校。近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党建和思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多年,学校在全省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中位列全省高校前列。学校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创建,2017年,被评为第一届江西省高校十大文明校园。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沐浴经典”“真人图书馆”“周末文化广场”等校园文化品牌。“沐浴经典”荣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真人图书馆”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周末文化广场”项目列为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志愿
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1339”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12-20 15:55:06
2024-07-21 21: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