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高校招生指标增量要向河南倾斜,向河南倾斜的原因是什么?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立志愿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唯一靠高考养活小镇毛坦厂中学介绍
近期高考在持续,很多人对于高考的意义神圣化,确实如此,我们读高中的时候,心目中最神圣的事情就是高考,每一个人一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转折点就在高考,中国的高考现象也是世界少有的,全国范围内就是毛坦厂中学养活了整个毛坦厂小镇,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高考服务。
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每年都会成为焦点和主流媒体的话题,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也是目前全国唯一靠高考就能养活的小镇,也是唯一每年可以“放暑假”的小镇。
这个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的小镇拥有总人口5万,其中外来的人口就占了3万,房租连年高涨已直逼北上广,这里的生意算盘,打得和读书声一样响……
高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争 无数陪读妈妈们的举动让人感动
毛坦厂中学以高压苦读、严苛管理著称,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每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超90%。
“成绩再差的学生,送到这都能圆大学梦”。每年6月5日,毛坦厂中学迎来一年一度的万人“送考节”,28辆大巴载着学子前往六安参加高考。
10余年来,成千上万望子成龙的父母将孩子送来,学校住宿不足,许多父母就在当地租房“陪读”。
3.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人口约5万,其中本地户籍仅1万多人,剩下3万余外地人中,学生与陪读家长有1万多,从四面八方赶来“服务”家长学生的生意人有1万多。年年周而复始,让毛坦厂镇的经济像一根藤蔓,攀附于毛坦厂中学这棵大树之上。
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当地政府甚至关停了镇上所有娱乐场所,包括网吧、游戏厅和台球厅等,留下小摊贩餐饮店服装店等。
22岁的他瞒着父母,从高考小镇逃离
每年,数以万计的外地学生和陪读家长涌入小镇,在这个穷乡僻壤催生出火热的“房地产经济”
。
目前,镇上对外出租的房子,最便宜的一间房租金一年约四五千,最贵的两万多元。如果你在学校方圆500米范围内,有一套房有一栋楼,那意味着,你发了。
毛坦厂陪读家长坐校门口吃剩饭
如果在中学附近拥有一栋五层楼房,总共28个房间,每间每学期均价8000元,这可以每年带来将近40万元的收入。在镇上,“陪读房”的出租告示,目之所及无可计数。以当前的态势,租金还在以每年500~1000元的幅度上涨。一个简易的单间,租金为7000元每学期(约5个月)。2014年4月,学校后门一个楼盘房价已达6000元/每平方米,并很快被抢购一空。
今年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的40年。那年的冬天,500多万青年涌向考场,今天中国则有940万考生。
而在中国的大别山区有一个叫“毛坦厂中学”,一所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超级中学”,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超过万人,升学率高达90%。近些年的每个6月5日,全镇万人送考大军盛况,也渐渐成了毛坦厂镇的一个特殊“节日”。
一所毛坦厂中学的背后实际是几万个家庭,并由此带动了当地乡镇的经济发展,房屋租赁、教辅、餐饮,甚至淘宝代购等一系列产业得到发展。甚至有人说:“没有毛坦厂中学,当地的乡镇经济就会崩溃。”
毛坦厂镇的声名远播,源于毛坦厂中学。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的毛坦厂镇,这座大别山深处的偏僻小镇,周围是沟壑丛生的山峦。成立于1939年的毛坦厂中学历史悠久。但在名声显赫之前,它只是六安市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乡镇高中。2001年12月争创省级“示范高中”成功,让毛坦厂中学声名鹊起。
升学率是毛坦厂中学最大的竞争力。该校高考本科达线人数连续多年突破万人大关,应届一本达线率为52.06%,本科达线率为90%。毛坦厂中学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神话”般的升学率使很多农村家庭趋之若鹜, “就像是收割庄稼一样,一茬接一茬”。
当地人称毛坦厂中学为“毛中”,占地1500亩,属地毛坦厂镇的每一寸土地和空气,似乎都已被高考“浸染”。
过去的十余年年,这所中学让这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01、“这里房租有的比北京、上海还贵!”
在很多外地人看来,镇上活得最舒服的还是家离毛坦厂高中近的本地人,“这里房租有的比北京上海还贵!”在小镇的生意人中,做服装的羡慕做餐饮的,做餐饮的呢,摆摊离校门远的羡慕离得近的,离得近的羡慕有门面的,有门面的因愁租金而羡慕他们的房东。最终,小镇以另一种逻辑与京沪穗等一线大城市完美接轨:做再大的生意,比不上在内环有块地。小镇的“内环”,指的是毛坦厂中学方圆一公里。
今年有数据显示2017年,毛坦厂中学共有55个高三班级,每班人数均在100人以上;同时还有67个复读班,其中理科53个、文科14个,每班人数在150人左右。今年的赴考考生近2万人。
如今的安徽六安市毛坦厂镇,社会结构更接近沿海发达地区:3.5平方公里的地方住了约5万人口,其中本地户籍只有一万多人,一万多人是四方赶来做生意的外地人,他们和另外一万多陪读家长一样,环绕在这所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中学周围,形成了一座独特的“高考镇”。
在镇上,毛坦厂镇四处可见学生房出租的广告。中学北门的出租房,每一个单间甚至都以高校的名字命名。对外出租的房子,最便宜的租金一年大约四五千,最贵的达到两万多元。在毛中门前学府路上的店铺价值也由8万元涨到了40多万元,租金更是炒到了一年两三万元,“要是在别的镇子,也就四五千元一年。”在当地,一家本地居民靠出租房,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关于毛坦厂镇富裕的传闻中,有一则是镇上百姓每年的房租收入加在一起就能超过1000万元。
宽裕的家庭会选择更好的住处——比如常年住在全托酒店里,提供相对高端的服务。学生在这里接受一条龙服务。全托的代价自然也不菲:每年租金高达3.5万元,好处是家长不用陪读。
这样的全托酒店在镇上不只一家,几乎生意都很好。
02、因中学繁荣起来的乡镇经济
改变命运的,还有毛坦厂镇。
虽然每年毛中的复读生人数都在增加,但是依然满足不了蜂拥而至的学生,他们花着动辄三五万元的学费,加上吃住,一年的总花销往往接近10万元。毛坦厂镇现有四五千个陪读家庭,这笔巨大的收入成为该地主要的经济支柱。
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生意人来到这里,制造了毛坦厂的繁荣。2009年以来,凭着租赁房屋,一家当地居民年收入可以轻易达到20万元。加上餐饮业和交通网络、高中教育产业向外扩张着商业版图。毛坦厂镇借此已连续跻身全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前20强乡镇。
在毛坦厂,本地人赚房租,外地人做生意。
据报道,在毛坦厂镇,有10多家服装加工厂及更多小作坊。那些踩着踏板的缝纫女工,绝大部分是镇上的陪读家长。他们正在改变当地的劳动力市场。
“如果不是毛中的发展,我们就是一个贫穷的山区小镇。”毛坦厂镇政府工会主任张友胜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在十多年前,这里的主导产业还是农业,而现在,教育产业当仁不让成了支柱产业。
“镇校一家。学校的事情,就是镇上的事情。政府和镇上每个居民,一切都围着学校转。”毛坦厂原镇长韩怀国曾说。
“没有毛坦厂中学,当地的乡镇经济就会崩溃”,不少当地人也赞同类似的看法。
03、毛中带来的特色生意经
因学生基数大,餐饮业成为毛坦厂镇租房之外最为兴盛的行业。有人笑言:“在毛中,只要东西煮熟了,都能卖出去。”
由于学校食堂容量不够,到校外就餐被校方默许。中午的就餐时间只有40分钟,学生要在正午12点20分之前赶回学校自习,除了有家长送餐到学校门口,流动外卖就成了最受欢迎的食品。
物价也和房价一样,让人咋舌。当地人说猪肉一斤有时可以卖到20块钱,在毛坦厂什么都贵。毛坦厂镇的菜价要比别的地方高一些,去晚了还不一定买得到。
镇里最还有一些外人不会想到的生意模式,比如淘宝代购店。按学校作息表,高三学生们的一天从早晨6:20开始,直到晚上22:50晚自习结束。上网和公开使用手机不被学校所允许,学生几万人,他们没时间逛街,大部分人唯一和外界联系的是校门口的淘宝代购点。
在这座小镇上,近10家淘宝店零星遍布在学校周边。学校附近的通讯运营商店铺里专门多设了几台电脑。学生们只需要选好东西,多付5块钱“代购费”,剩下的,从网络支付到代收快递,老板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一家淘宝店墙上贴着一则收费标准,100元以下,代购费3元;100-200元,代购费5元,200元以上,代购费10元。“最疯狂的时候,一天挣三万。”当地的店主这么说道。
网络下载、给mp3充电这些普通的生活项目,在毛中通通可以生财。给mp3充一次电1元钱,学生的宿舍没有插头,而在教室的插头上充电,像是在挑战这座“高压工厂”的法则。相比之下,精品店可能是生意最惨淡的店铺。女生挑选饰物总是需要慢慢逛,而时间对于毛中学生来说是奢侈品,他们不能悠哉地在店里逗留太久。
04、入读“名校”的造梦成本日益高昂
高考经济产业链上最重头的一环是提供师资、设施及各项条件的——学校。毛坦厂这个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场”、“超级中学”、被六安市划为首批市级“示范高中”之一的“名校”,其高升学率吸引了除安徽省内,甚至还有来自青海、北京等外地的学子造梦。
据毛坦厂中学与金安高级中学近日发布2017年招收补习生收费标准(第一学期)来看,这场造梦的费用相当吸睛,是按照学生自己本年度高考成绩分数与一本招生分数段相差多少进行收费的,其最少收费为2800元,最多收费4.8万元。
不得不说,毛坦厂中学在筛选学生的时候,已经掺入了自身利益和成本观念。实际上这个学校欢迎的是两种中学生:一是高分复读生,因为能够帮助学校提升升学率,间接助长学校名气;二是愿意支付高学费的学生,可以为学校带来直接可见的物质回报。其中的一部分学费转化为任课教师的工资,从而吸引到更优秀的师资,不少人年薪高达10余万,这所中学的教师在当地绝对属于高薪收入职业。
学校如此明码标价的招生做法,对成绩平平的寒门子弟来说,的确是梦一场。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教育一直存在的现状--优质教育机构的资源稀缺性与昂贵。
实际上,恢复高考的40年来,随着类似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等这类声名远播的“超级中学”陆续在各地开设分校外,还有一批高考成绩没出来就打出各类招生广告的“复读学校”、“复读中心” ,其中不乏天价收费近二十万的复读学校。这些教育机构高喊“高考改变命运”的口号鼓动家长,抓住“高考经济”这个“命脉”,收益颇丰。
在中国,高考作为改变若干家庭,尤其是普通家庭子弟命运的重要通道,家长们咬紧牙关,砸锅卖铁也要送子女读书,高昂收费的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就有其存在的空间。
明天又是一年的高考日,随着一批学生参加完高考毕业,即将到来的暑假也许会让毛坦厂镇这个地方暂时安静下来,但很快又有一批新的复读生和他们的陪读父母到来,当然还有一批新的生意人涌进来……
网友点评:
有时候上学找好工作并不单单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我高中同学有些已经月入小万左右了,但是他们累死累活的不说,平时聊天就聊不到一块去,各种粗俗的语言,不堪入耳,说这个不是看不起或者怎样,只是想给你说一下,好的城市好的大学还是有必要的,大三考研党留
我想他说的意思就是:你们把这些名牌大学说的这么厉害,然后把大专啊什么的学校的学生说的好像根本没有活路一样,这是不行的。我想大概意思是这个
看你几眼,你录取的机会就多一点,总好过看到你的学校,看都不看你这种的心态没好处的,尽力加油才是最真的
我在毛大读过高三,贵是实话苦也是实话,能考上也是实话,没什么可怕畸形的。不否认有些老师的教育方式接受不了,压力挺大确实挺严格,但没必要又说可怕又是畸形,有些人黑学校也黑学生。我不觉得付出努力得到回报有错,看好几条新闻到处都有人黑,不愿意去就不去,没必要黑去的人,哼别黑我们了
我作为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说下,最讨厌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一本名校二本公办三本民办四流高职 不上大学的就是社会渣渣搬砖小弟,你考个好学校无非就是面试官多看你几眼罢了。
不管怎么样~相对而言~高考是最公平的了,对于这个社会还有多少东西能做到比高考的分数公平,毕竟这是很多家庭很多孩子实现理想的大门,也有个例但毕竟是少数不是么
每年都有人喷他们,我想说的是你们城里的孩子可以在城市中享受更多资源来充实自身,可我们大多数农村的也只能靠死读书来改变命运,没办法现实和理想差距很大!加油毛中学子,今年接着缔造辉煌!
作为曾经在毛中读了三年书的大三学生,每次看到抨击毛坦厂的言语都很生气,那种母校情怀,很多言论都是以讹传讹,根本就不是事实,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感谢毛坦厂,感谢教过我的每一个老师。毛中加油,毛中人加油!
经济结构单一、经济模式畸形、产业发展不均衡、主导产业没有独立体系……如果我是领导者,会趁着这几年的机会,加紧城市经济建设
也许这些重点高中学校出来的学生成为马云那样的人几率不大 但是出邓稼先和钱学森这样的人物的概率却是大大的 不信去看看航天指挥中心那些年轻人吧 那些人必然是重点大学出来的学霸 那些人默默无闻 那些人也没有马云会讲鸡汤赚钱 你能因为搞科研的没有马云有钱就说这些学霸不成功吗
酸的那些人都怕是是学渣吧 别说什么畸形啊变态什么的了 就算让你这种模式学你也考不出那个分数 智商性格有差距 某些说死记硬背读死书,还有把学霸当作书呆子的人醒醒 现在21世纪了 说白了创新也是需要知识储备的 你连知识储备都没有 你说你有创新能力那是放狗屁 还有脸去酸人家学霸
我还挺感激毛中的,本来三本都没考上,复读一年上一本了,有人说一本率很低,这个我承认,但你要知道毛中收的学生都是基础非常非常差的了,我当时去复读的时候差三本线几分,但在班里都算是靠前的,生源可想一般了

知名高校招生指标增量要向河南倾斜,向河南倾斜的原因是什么?
高考
已进入百日冲刺的阶段,在接下来的学习被考中要更加努力,争取考得更好的成绩,来享受国家政策的红利。
高考如期进行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最近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的全国高考如期进行,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和继续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比如河南就属于中国人口大省。这对于河南广大考生来讲是一个绝对利好的消息,但是政策好的同时考生更应该努力。
一、高考现状
河南高考一直很难,
20年115万人参加高考,本科录取率常年倒数,985的录取率更是稳居倒数第一,仅有1.1%的口碑,
别的人口大省都是狼多肉少,而河南可以形象的说成全是狼。每年四十多万的复读生,一百多万的考生,只有一所211大学,985一所也没有,在河南本省,考生想上郑州大学至少要高出八十分,本省大学招收本省学生比外省分还高。考生都很拼,对以这样的人口大省,考生多学校少,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水平,顺应国家教育发展,高校招生指标倾向河南势在必行。
二、社会根源
河南一直有“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国史的说法‘’,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自夏朝到清朝的4000多年时间里共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全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四个,《中华姓氏大典》记载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有1843个起源于河南,还是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的思想的发源地。这里人才辈出,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杜甫、岳飞等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都出自河南。
立志愿
三、人口现状
河南有1.08亿人超过世界上百分之94的国家,每60个人里就有一个河南人
,这里气候宜人耕地多舒适的环境孕育出大量人口,早在战国时期河南就已经成为第一个人口增长到达顶峰的地区,还有山西陕西等地区大量的人口迁移,在这里繁衍生息。包括人文始祖的三皇五帝都是河南人,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都是河南人。在这样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地方,繁衍到现在的人口大省。
我是北海人,对这个学校有一定了解,学校的住宿条件不错,和一般大学的也没啥区别,学校在海边,风景很好,空气清新,但是离市中心有点远,坐公交车大概半小时,离我们北海最出名的旅游景点银滩比较近,没事走路过去都可以。但是学校的位置还是有点偏,目前大学城附近的配套措施也没有完善,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四周是农村,现在的学校,以前是一大片稻田,有好些年一直变成了鱼塘,我小时候还经常跑这边来钓鱼。⊙﹏⊙b汗
说说师资,学校大部分都是年轻老师,建校也只有几年时间,我上大二还是大一的时候北海学院才开始招生的,我现在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三年了的。北海学院好像比较好的就说
会计和
旅游管理,其他的也没怎么听说。但是师资方面,觉得应该还是稍微差了一点。另外就是一些教学设施还有待完善,比如说图书馆啊啥的。
认识一个东北的女孩在北海学院是学旅游管理的,听她说住起来还可以,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我自己也是在东北上的大学,也觉得其实没有啥大的区别的。我们北海常年都很暖和,不像北方,夏天有点热,但是我可以跟你说一下,我们北海也只是气温高一点,常年平均气温好像说二十二还是二十八度了,之前看过介绍的,夏天三十一二度吧,比如现在,但是其实不算太热的,我去过北方一些城市,或者说长春吧,夏天也就二十八九度,那个热啊 ···感觉比我们北海四十度还难受,或者说北京,桑拿天,不是人待的地方。而且你在学校里面的话,根本不用担心气温的影响的。
学校秩序,也没听说有过什么报道,而且貌似大部分也都是外地人,和我们本地人也没多大关系,所以秩序方面也应该没有问题。
以上就算是介绍了的,说说复读吧。
我本人也是复读生,第一年高考差2分上本科线,最后是湖南一个二本公费招收,给我寄了录取通知书,我没拿回家,一直藏着,然后回我们学校复读,一个月之后听说我们北海中学也在招复读生,而且学费有优惠,我就去了。老师说上本科线的就免学费,我差2分也无所谓了,所以是免费。一年后的高考,我比重点线高出一百多分,考上了国家重点。之后才敢告诉家里人,我把第一年的录取通知书藏起来了。
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如果你是真的有心读书的,不要犹豫,直接复读,一年时间过得很快的,不会说是浪费时间,浪费不浪费也是看你自己有没有用心去读,自己努力了,就算没有提高那也不要紧,大不了再读大专或者三本,如果你上了大学,你会觉得4年也没啥,一下子就过去了,上差的学校,混两三年,那样的话更浪费。如果当初我去了湖南的二本,很可能我现在也找不着工作,所以我并没有后悔复读。
给你两点忠告,第一,我们北海学院不是很好,虽然我是北海人,我还是觉得你复读好过来北海学院读,不是因为远近的问题,我一个人跑将近四千里路去东北上大学都不觉得远,从山东来北海也不算啥 ···而是北海学院说白了就是花钱读书的地方,我们北海人也没几个愿意去,除非是真有点钱的富家子弟 ···
第二,如果你选择了复读,建议你最好能插班到普通班去,而不是去复读班,因为复读班的气氛不会太好,虽然说大家都是补习生,经历过高考,但是都会缺少一种拼劲和良好的氛围。我在我们北海最好的高中复读,当初我就选择插班,因为我去报道之前去过复读班,我在自己原来的学校也是在复读班,那里的学生和普通班的学生真的很大区别 ···见过复读班在教室后面把桌子拼在一起打乒乓球的,聊天的啥的都有 ··上课的时候总觉得这些我都学了三年了,也没啥必要再听了,也看不起普通班的学生,觉得自己是“前”辈 ···普通班的学生个个在认真自习,上课也特别认真 ··不管如何,希望你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最后,希望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因为怕“浪费”而已耽误了自己的一辈子 ····祝你好运 ··
以上就是立志愿为大家带来的知名高校招生指标增量要向河南倾斜,向河南倾斜的原因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立志愿:
www.jlzhiyua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